全球首张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图谱绘制成功

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面对小麦条锈病菌不断变异的世界性难题,成功绘制全球首张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谱,从全球尺度构建小麦条锈病“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这项为小麦育种提供“基因导航”的突破性研究,标志着我国在小麦病害防控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引领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23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遗传...

2025-07-24

基因编辑重大突破 中国团队研发出新型可编程染色体编辑技术

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不过,大片段DNA(脱氧核糖核酸)编辑一直面临重大挑战,对数千乃至数百万碱基的精准操纵更是基因编辑领域的核心难题,备受关注。育种和基因治疗有巨大应用潜力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的消息说,该所高彩霞研究员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新型可编程的染色体...

2025-08-06

我国在智能育种和制种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许操研究员带领的智能育种攻关团队将BT(生物技术)与AI(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首次提出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理念,通过基因编辑重新设计作物花型,快速精准创制“机器人友好”的结构型雄性不育系,运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打破杂交育种和制种瓶颈...

2025-08-13

九壤耘星农业大模型亮相

8月12日,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日前发布九壤耘星农业大模型联合解决方案(以下简称“九壤耘星”)。这是首个基于国产算力平台训练发布的农业大模型,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合作为现代农业提供新解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宏鸣介绍,该大模型突破了传统农业数据处理中数据分散、整合困难以及分析效率低下的瓶颈,构建了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分析决...

2025-08-18

病毒抑制水稻免疫系统新机制揭示

记者18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水稻病毒通过操控寄主蛋白形成“液-液相分离”液滴,精准抑制水稻抗病毒免疫通路的全新机制。该研究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为开发广谱抗病毒水稻品种提供了关键靶点。水稻作为全球半数人口的主粮,常年遭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等病原体的严重威胁。传统研究...

2025-08-19

调控猕猴桃耐热性遗传机制揭示

视觉中国供图记者8月18日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园艺学院教授汪松虎团队成功揭示了调控猕猴桃耐热性的遗传机制。这一成果为猕猴桃耐热性的遗传改良以及耐热新品种培育开辟了一条高效路径。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温胁迫已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关...

2025-08-20

海南完成首单农作物种子进口审批

全国两会期间,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凡代表透露,海南近日完成首单农作物种子进口审批。这是“农作物种子进口和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审批”业务权限下放海南省后完成的首单业务。一直以来,农作物种子进口、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审批由农业农村部负责实施。为支持国家南繁硅谷建设,深化种业领域交流合作,加快培育打造南繁种业产业集群,国务院于2024年8月正式批复同...

2025-03-13

新方法精准预测家牛杂交育种优势

记者3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畜牧研究团队,在家牛杂交育种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团队揭示了家牛杂交群体中线粒体DNA与核基因组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提出了基于核质互作的杂种优势预测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杂交育种是农业生产中提升生产性能、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技术。通...

2025-03-12

用基因“钥匙”开启玉米铁含量之“门”

——“农业生物技术新突破”系列报道之二我国科学家解析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高产且富铁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视觉中国供图资料显示,全球约有20亿人处在微量元素缺乏的“隐性饥饿”之中,超过25亿人受到缺铁性贫血的困扰。在中国,贫血患者超过7亿人,其中有一半的人为缺铁性贫血。为应对微量元素缺乏造成的“隐性饥饿”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3-12

特早熟早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记者24日从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水稻研究团队成功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该种质的生育期相比现有早稻品种缩短约5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技期刊《作物杂志》。传统早稻品种普遍存在生育期较长、产量与品质难以兼顾等问题,尤其是在“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下,早稻品种的生育期过长导致与油菜种植茬口衔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抚州市农业科学研...

2025-02-25
共462条记录,47页,当前1页

Copyright © 200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4284号
主办单位: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 电话:0591—87532781/87532925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东湖大院 邮编:350001 技术支持:影创企业